A

受体: 用于在半导体中产生自由空穴的元素,如硼、铟和镓。受体原子必须比半导体少一个价电子。

对准精度: 光刻过程中出现的图案位移。

各向异性: 蚀刻过程中很少或根本没有下切。

区域污染: 晶圆表面的任何外来颗粒或材料。这表现为变色或污点,是污渍、指纹、水渍等造成的。

方位角,在椭偏仪中: 入射平面与椭圆主轴之间的夹角。

 

B

背面:硅晶圆的底面。(注:不推荐使用此术语,而应使用 "背面")。

基硅层:位于绝缘层下方的硅晶圆,它支撑着晶圆顶部的硅薄膜。

双极型: 能够同时使用空穴和电子作为电荷载体的晶体管。

 绑定晶圆片:两个硅片通过二氧化硅粘合在一起,二氧化硅起到绝缘层的作用。

绑定面:两个晶圆发生绑定区域。

埋层: 器件中电流移动的低电阻路径。其中许多掺杂剂是锑和砷。

埋入氧化层 (BOX):两个晶圆之间的绝缘层

 

C

载流子: 能够携带电荷通过硅晶片固体表面的价电子和传导电子。

化学机械抛光 (CMP):一种利用化学去除和机械抛光对晶圆进行压平和抛光的工艺。在制造过程中使用。

卡盘痕迹:在晶圆片任意表面发现的由机械手、卡盘或托盘造成的痕迹。

解理面首选的断裂面。

裂纹:晶圆上发现的长度大于 0.25mm的痕迹。

微坑:在漫射光下可见,是晶圆上可单独分辨的表面缺陷。

串扰: 电路板上不相关的电路相互影响。最终导致设备故障。

电导率(电): 测量电荷载流子在材料中流动的容易程度。

导电类型: 晶圆中电荷载流子的类型,如 "N 型 "和 "P 型"。

污染物,微粒: (见光点缺陷)

污染区:含有可能对硅晶圆特性产生负面影响的颗粒的区域。

污染颗粒:硅晶圆表面的微粒。

晶体缺陷: 晶体中含有空位和位错的部分,会对电路的电气性能产生影响。

晶体指数: (见米勒指数)

 

D

耗尽层: 晶圆上含有电场的区域,可扫除电荷载流子。

微坑:晶圆表面的凹陷,在正确的照明条件下肉眼可见。

施体:捐赠了额外 "自由 "电子的污染物,从而使晶片成为 "N 型"。

掺杂剂:在传导过程中提供电子或空穴从而改变导电性的元素。用于硅晶圆的掺杂剂可在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和第五族中找到。

掺杂: 掺杂剂为传导过程提供电子或空穴的过程。

 

E

边缘缺口和凹痕:大于 0.25 mm的边缘缺陷。

边缘排除区域:位于固定质量区域和晶圆外围之间的区域。(根据晶圆的尺寸而有所不同)。

边缘排除,标称 (EE):固定质量区域与晶圆外围之间的距离。

边缘轮廓:两个粘合晶圆的边缘,已通过化学或机械方法成型。

蚀刻:去除晶圆上多余材料的化学反应或物理去除过程。

 

F

固定质量区域 (FQA): 晶圆表面最中心的区域。

定位边:为晶圆定向而移除的晶圆周边部分。

平面直径:从平面中心穿过晶圆中心到晶圆对边的测量值。(垂直于平面)

四点探针:用于测试晶圆电阻率的测试设备。

熔炉和热工艺:带有温度计的设备,用于加工晶圆。加工过程需要恒定的温度。

正面:硅晶圆的顶面。(此术语并不可取,应使用正面)。

 

G

角度计:用来测量角度的仪器。

梯度,电阻率: (非首选;参见电阻率变化)

凹槽: 没有完全磨光的划痕。

 

H

手工刻划标记: 为识别目的在晶圆背面手工刻划的标记。

雾度: 表面瑕疵的大量集中,通常会给晶圆带来朦胧的外观。

空穴: 与正电荷类似,由于缺少价电子而产生。

 

I

硅锭: 由多晶硅或单晶硅制成的圆柱形固体,从中切割出硅片。

L

激光散射:一个信号脉冲,用于定位晶圆上的表面缺陷。

层:晶圆表面纹理的主要方向。

光点缺陷 (LPD): (非首选;见局部光散射)

光刻:用于将图案转移到晶圆上的工艺。

局部光散射晶圆表面上的一个特征,如散射光的凹坑或划痕。也称为光点缺陷。

批次:尺寸和特性相似的晶圆放在一起装运。

 

M

多数载流子:在特定区域中占主导地位的载流子,可以是空穴,也可以是电子,如 N 型区域中的电子。

机械测试晶片:用于测试目的的硅晶圆。

微粗糙度:表面粗糙度,杂质间距小于 100 μm。

晶向指数和晶面指数:利用三个数字来确定晶体平面方向的系统。

最小条件或尺寸: 确定晶圆是否合格的允许条件。

少数载流子: 在特定区域(如 P 型区域的电子)不占优势的载流子,可以是空穴,也可以是电子。

堆垛 :晶圆表面超过 0.25mm的凸起缺陷。

 

N

凹槽:晶圆边缘上用于定位的凹痕。

 

O

桔皮:肉眼能看到的粗糙表面。

 

P

颗粒:晶圆上发现的与晶圆无关的一小块材料。

颗粒计数:用于检测工具是否受到颗粒污染的晶圆。

微粒污染:在晶圆表面发现的微粒。当准直光照射晶圆时,它们会显示为亮点。

凹坑:晶圆表面上不可去除的缺陷。

点缺陷: 晶体缺陷是一种杂质,如晶格空位或间隙原子。

测试晶圆片:可用于颗粒计数、测量光刻工艺中的图案分辨率和金属污染监测的晶圆。这种晶圆对特定用途有非常严格的规格要求,但规格要求比普通晶圆宽松。

主定位边:晶圆上最长的定位边。

加工测试晶圆:可用于加工和区域清洁的晶圆。

轮廓仪: 用来测量表面形貌的工具。

R

电阻率(电): 带电载流子在整个材料中移动的困难程度。

要求: 客户订购晶圆时所需的最低规格。

粗糙度: 晶圆表面上的纹理,这些纹理之间的间距非常紧密。

 

S

锯痕: 表面不规则

扫描方向: 在平整度计算中,子站点的方向。

划痕: 晶圆表面上的痕迹。

次定位边:比主定位边短小的定位边。该定位边的位置决定了晶圆的类型和方向。

局部表面:晶圆正面的一个局部表面,其两侧平行并垂直于主定向平面。(该区域呈矩形)。

局部表面系列:一系列的相关局部表面

划伤:晶圆片表面上的小皱造成的缺陷

污迹:指纹在晶圆上造成的缺陷或污染。

条痕:螺旋状的缺陷或污染物。

局部子表面:局部表面内的区域,也是矩形的。子站中心必须位于原始站点内部。

表面纹理: 晶圆真实表面上发现的偏离参考表面的变化。

 

T

测试晶圆: 制造过程中用于监控和测试目的的硅晶圆。

顶部硅膜厚度: 顶部硅膜表面与氧化层表面之间的距离。

顶部硅膜: 放置半导体器件的硅层。它位于绝缘层之上。

总计指示剂数 (TIR):晶圆表面平面之间的最小距离。

 

V

原始测试晶圆: 未在制造或其他过程中使用过的晶圆。

无效 - 在应该绑定的地方没有绑定(特别是化学绑定)。

 

W

波浪:在晶圆表面发现的肉眼可见的曲线和轮廓。

波纹:晶圆表面上间隔较宽的瑕疵。

 

湾区任何地方,4 小时内均可送达。

美国境内 1 天内送达。

国际快递 3 天内送达。